國際環保展關注到,在山東肥城老城街道的山東豐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退役的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正通過先進工藝獲得“新生”。這些曾被歸為工業廢棄物的電池,經過特殊處理,鋰回收效率顯著提升,銅、鋁等金屬回收率更是高達98%。目前,隨著5萬噸新建項目進入調試階段,該公司的年處理能力將突破20萬噸,占據全國近三成的市場份額,成為江北地區規模龐大的廢舊鋰電池資源化處置基地。?
在當前鋰電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單一環節的優勢難以維持長期競爭力,唯有構建完整的產業閉環,才能在市場中占據主動。豐融新材料的資源化利用模式,正是肥城布局新型電池電極材料產業的關鍵策略。這一模式的實現不僅依賴工藝革新,更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配合。在豐融新材料的車間內,藍鋰盛科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的首套智能化回收設備正在進行調試。這家由豐融新材料引入的企業,投資5000萬元建設現代化廠房,其自主研發的全流程工藝系統有效解決了傳統回收中金屬純度不足、安全隱患大的問題,使處理效率提升40%。?

國際環保展了解到,從廢舊電池回收到智能化設備制造,看似簡單的產業延伸,實則是肥城破解關鍵技術瓶頸的重要一步。當本地企業能夠自主生產回收裝備,整個產業鏈的閉環便具備了更強的支撐能力。如果說豐融新材料與藍鋰盛科的合作是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聯動,那么“泰山鋰谷”產業協同基地的能源共享網絡,則進一步拓展了閉環的覆蓋范圍。沿著瑞福鋰業鋪設的蒸汽管道,每年40萬噸的平價清潔能源被輸送至周邊30余家企業。作為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瑞福鋰業不僅構建了高效的能源供應體系,更打造了從黃金尾礦提鋰到電池材料生產的完整生態鏈。豐融新材料正依托這一優勢,規劃新建濕法提煉生產線,所制備的硫酸鋰溶液可直接供應瑞福鋰業用于碳酸鋰生產,形成“回收—再生—利用”的高效銜接。?
在產業閉環的構建過程中,技術創新始終是突破瓶頸的核心驅動力。位于石橫鎮的山東華勁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回收修復項目已實現智能化生產。面對磷酸鐵鋰廢料處理的行業難題,企業獨創的材料修復技術成功將報廢極片轉化為合格正極材料,使生產成本較傳統工藝大幅降低。華勁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建表示:“傳統回收大多停留在拆解和提煉的初級階段,而我們的修復技術能讓材料直接回歸生產鏈。”今年,企業計劃追加投資1億元,建設涵蓋NMP溶劑回收、石墨烯復合導電材料、涂炭箔綜合利用及廢舊鋰電池精細化拆解的全生命周期綠色循環項目。?
從拆解回收到材料修復,技術的持續升級使肥城的產業閉環更加精密高效。隨著鋰電新材料行業競爭加劇,肥城已將目光投向鈉離子電池這一新興領域。在肥城高新區的蔚藍科技產業園內,山東零壹肆先進材料有限公司的普魯士藍基鈉離子電池生產線正全速運轉。這家專注鈉電領域十余年的企業,于7月15日迎來重要合作伙伴——濰柴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將在動力電池研發及資本合作等領域展開深度協作,進一步推動肥城新能源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國際環保展關注到,通過資源化利用、產業鏈協同和技術創新,肥城正逐步構建起覆蓋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產業體系,為全球環保事業貢獻可復制的循環經濟模式。
來源:騰訊網
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